为持续深化禁毒防艾宣传教育,创新禁毒防艾宣传形式,2025年7月27日下午,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“独爱不毒艾”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泥塑村,开展“非遗+禁毒防艾”主题实践活动,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禁毒防艾实践。

抵达泥塑村,实践团成员先是开展了禁毒防艾宣传活动。他们向来往游客发放了精心制作的禁毒防艾宣传折页,并结合折页内容,向现场游客普及了毒品的种类、危害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、预防措施以及毒品和艾滋病的关系等常识。同时,为了解大众对禁毒防艾知识的认知现状和诉求,团队成员还邀请游客填写调查问卷。整个宣传活动始终贯穿着“远离毒品艾滋,拥抱健康生活,共筑美满未来”的核心健康理念,不仅提升了游客的禁毒防艾意识,也倡导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。


随后,团队成员一同拜访了凤翔泥塑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、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胡小红老师,了解了凤翔泥塑的整个制作过程。胡小红老师向大家介绍道,凤翔泥塑的核心在于“三分塑,七分彩”——泥胎仅勾勒出大致轮廓,而真正赋予其鲜活生命与立体感的,则是那变化万千的线条勾勒和随形赋彩的装饰技艺。老师强调,其画法讲究“随机应变、随方就圆”,灵动自由,永无止境。凤翔泥塑品类丰富,主要分为三大类:立体造型(以十二生肖等动物形象为主)、挂件(如动物脸谱、人物故事)和人物造像(多为精巧的民间传说或历史人物,如包公、八仙等)。



实践团成员深深为凤翔泥塑的精湛技艺、承载的丰富文化故事以及多样的艺术形态所打动。深受启发的他们,随即围绕“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赋能禁毒防艾宣传”这一主题,与胡小红老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。胡老师在交流中指出,泥塑艺术根植于民间生活,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传承,更在于服务当下社会。她热情表示,非常乐意创作一批以“健康人生 无毒无艾”为主题的泥塑作品,希望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,为禁毒防艾宣传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感染力。

此次实践活动中,实践团成员不仅为非遗艺术所震撼,更真切洞察到传统文化赋能社会宣传的广阔前景与创新潜力。胡老师“根植生活,服务社会”的理念及其愿以泥塑创作助力“健康人生 无毒无艾”宣传的承诺,点燃了团队的灵感与信心。成员们深受鼓舞,一致表示将持续探索创新宣传路径,致力于挖掘更多非遗技艺的现代价值,让其为禁毒防艾“代言”,使清朗健康之风,乘非遗之翼,吹拂至千家万户,深入人心。